风水的五大要点
说到五常,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风水中也有五常,之所以归纳为五常,是因为这五常是风水学的五种要素,在风水中至关重要。五种要素缺一不可,如果离开了这五种要素,就不是风水。
今天就和大家讲一讲风水中的五常是什么?学习风水也是围绕这五种要素来学习的,都要兼顾。风水五常分別是龙、穴、砂、水、向,龙要真,穴要的,砂要秀,水要抱,向要吉。
龙是指山脉,山川似行龙,故以龙名之。站在更高的山上去看山脉走势,就像龙一样的忽高忽低,忽左忽右,忽大忽小,变化莫测。地理师父寻龙都是满山遍野的跑,虽然现在有卫星地图作为辅助工具,可以判断山脉的走势,但是要具体判断是否真龙还得上山。
真龙才有可能结穴,假龙结不了穴。什么是真龙呢?古人总结说,真龙身上多护卫,山水有情来拱揖。所谓真龙,即山脉高低起伏,穿帐过峡,蜂腰鹤膝,缠护重重,束气起顶,左右两大水,环抱有情。从过峡和起伏上可看出龙脉的强弱,从罗盘十二宫可看出龙脉的生旺。
龙真穴的,真龙结真穴,找好龙脉后开始点穴。山有灵气,其灵气可随山脉而来,最后会结成“穴”。穴分阴阳,阴来阳受,阳来阴受,凹凸分明。“山水相交,阴阳融凝,情之所钟处也。”指周围有山川拱抱,以阻御风沙,接纳阳光,阴阳和合。不同山形结穴位置不一样,所以难以点穴,需要有经验的师父带领。
砂要秀,好砂外形秀气、端正,贵在有情。砂就是指环绕在穴前的小山包、小山脉,前帐后屏,形如眠弓,左缠右护,朝拜明堂。有情的砂对穴起到护卫的作用,地理师父会根据砂的方位、形状、多少来判断砂的吉凶。而且砂跟立向有着紧密的联系,通过立向进行消砂收砂,使更多的砂为穴地所用。
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。不仅要得水,水还要环绕有情。从穴前看水流,判断来水口和去水口,来水口要在吉方,去水口在凶方。而且来去水讲究天门开,地户闭的原理,来水口要宽阔,取水口要窄小隐藏。水代表财源,财源广进,缓慢流出,就能留财。
水口两岸的山就叫水口砂,山势若是密集,如犬牙相错,群鹤相攒,重更迂回数十里,步步回头不肯离去为大吉。水口砂中以华表、捍门、罗星、北辰等为贵。
朝向要好,都说千里江山一向间。立向需要综合考虑龙、穴、砂、水,关键在于乘龙气、收砂星和纳水口。风水宝地是天造地设,地理师父能做的,就是立向。如果龙穴砂水吉备,立错了向,也是满盘皆输。
地理师父的主要工作就是寻龙点穴,消砂纳水,定向。穴后有山人丁旺,穴前有水钱财足,左护右抱文武显,前朝后送出朝廷。
风水学的三大原则
1、天地人合一原则
天文学、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。中华文化中,有一个重要的思想,叫天人合一。讲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将天、地、人称为三才。天人合一,在某种层次上是指,天地人,三才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。
能合一,就必须有对应,能够一一对应,才能相合为一。也就是说,天地人必须是相互一一对应的
也就是说,人体与自然和宇宙之间,也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对应关系,其中一者产生了变化,会牵连影响到其它二者,使它们也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和变化。这就是天人合一。
天地人概念其实也与中国的创世神话“盘古开天劈地”有关,本来天地混,盘古手持巨斧,将天地分为两半,两股气逐渐分开,阳清之气上升为天,阴浊之气下降为地。天和地每天都在变化中,而人则处在天地之间。
因此,中国风水学虽然旨在认识自然,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,但是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中心,而是有这天地的观念和敬畏,采取天、地、人合一的原则。
2、因地制宜原则
所谓因地制宜,也就是根据环境的客观性,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,方为因地制宜,早在《周易·大壮卦》中就有:“适形而止”的记载,说的就是因地制宜。
比如说:我国西北干旱雨水少,所以西北地区人们通常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,窑洞朝南,施工简易、不占土地、节省材料、防火防寒、冬暖夏凉。
而西南地区通常潮湿多雨,虫兽很多,所以西南地区的人们就采取干栏式竹楼居住,竹楼空气流通、凉爽防潮、大多修在依山傍水之处。而华中平原人民通常以土建房,这些习俗并不是凭空而来,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确立的,这便是因地制宜。
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,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,使人与建筑顺应自然,回归自然,返璞归真,天人合一,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。
中国风水学对于住宅所处环境不同,又有所谓井邑之宅、旷野之宅、山谷之宅等区分,因此,在风水学应用上,又各有所侧重。
对于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,因其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,多注重形法;而井邑之宅,则因其外部环境的限制,常以形法、理法并举。
不论如何,风水好的住宅的标准就是让人融入自然,接受天地之灵气,并且不受不良因素侵扰。因此在选择住宅时要考虑“藏风聚气”“龙真穴地”“山环水抱”这三大因素。
“藏风聚气”就是要寻找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,控制天地灵气的进入,并且能将其留住。
“龙真穴地”是要找一个生气旺盛的,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天地精华的地方。
“山环水抱”则强调了对山水自然的利用,使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,让居住的环境更舒适。
3、五行相生相克原则
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。多用于哲学、中医学和占卜方面。五行学说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。
传统风水学认为,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,五行具体是指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,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,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,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。
五行相生的规律是: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;相克指含有相互克制、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。
五行相克的次序是: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因此在中国古代风水学中,在决定建筑形式,选择居住方位的时候,都要考虑到五行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顺心风水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